小米汽车八字没一撇,比亚迪直接量产了!玩的是欲擒故纵?

功夫汽车

3103阅读

05-15

5月11日,比亚迪海洋网旗下的首款中型纯电SUV海狮07 EV正式上市。

作为比亚迪全新一代e平台3.0 Evo的首款车型,海狮07 EV自然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。不仅用上了全新一代CTB整车安全架构,也加入了云辇-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,在20万级别的统治力自不用多说。

但最令人震惊的,还是新车搭载了全球量产最高转速的电机,达到了2.3万转。这一下不仅消费者懵了,小米更是懵了。

要知道之前几个月,小米还花大力气宣传了自家的超级电机V8s,号称转速能达到27200rpm全球第一。结果小米的电机还八字没一撇,比亚迪的全球最高转速电机就直接量产了。

最可恶的是,比亚迪只公布了量产数据2.3万转,究竟锁了多少转速没说,更没提研发中的产品数据。完全是看友商拿出来的数据,再往上加一点点,这种做法实在是太令人绝望了。

关键这还只是比亚迪的“常规操作”,为什么这么说呢?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。

(1)温水煮青蛙,比亚迪的另类玩法

2021年3月,比亚迪玩了一波“三箭齐发”,推出了唐、宋、秦三款王朝车型的DM-i超级混动版本。当时秦PLUS DM-i的定价是11.38万元,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

毕竟在此之前,日系的混动车普遍在13万级别,还只是普通的油混,而比亚迪秦PLUS DM-i是带大电池的插混。但也仅此而已,以当时比亚迪的号召力,这个价格固然诱人,但远没到爆的地步,甚至大多数合资车企也没有做针对性的部署。

2021年,比亚迪秦卖出了19.4万辆,初露锋芒。紧接着的2022年,比亚迪秦卖出了34万辆,强势闯入紧凑型轿车销量前三,排在它前面的只剩下轩逸和朗逸。到了2023年,比亚迪祭出屠刀,秦PLUS DM-i冠军版直接打到了9.98万元,市场直接疯狂了,全年销量超过48万辆,夺得年度家轿冠军。

再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,比亚迪今年又推出了秦PLUS DM-i荣耀版,直接给出了7.98万元的价格,市场上再也没有能够反击的车型。

回顾整个过程,可以看得出来比亚迪采用的是欲擒故纵的战术。虽然拥有全产业链,但比亚迪并没有一开始就死磕,而是见招拆招步步蚕食。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,当市场保有量突破50万辆之后,比亚迪果断亮出了獠牙。

4月份,比亚迪秦的销量是51170辆,超出第二名2万多辆,很显然这个销冠位置再也无法被动摇了。而通过两次换代,比亚迪也成功“拖住”了所有对手,让它们没能毕其功于一役。很显然,这是非常高明的市场手法。

(2)百宝箱啥都有?

这次“狙击”小米,其实也是比亚迪一贯的做法,它在技术领域的统治力从未动摇过,只是小米这一次撞枪口上了。

小米的营销能力确实是强,清晰给出了自己的电机技术“三步走”战略,分别是量产上车2.1万转,即将上车的2.72万转,以及预言的3.5万转。

但问题的关键是,小米SU7的现生产电机实际上来自联合电子和汇川两家供应商。至于还未上车的V8s电机虽然号称小米自研,但究竟参与了多少研发,届时可靠性如何,以及装机量能达到多少,都是未知数。毕竟装一台也是上车,装一万台也是上车。

而比亚迪2006年就成立了电驱动事业部,2013年就做出了双向DC-DC变换器和驱动电机控制器,并且已经开始应用第二代驱动电机产品,车载VTOG产品也已经通过TUV认证。如果比电机制造技术,两者压根不在一个级别,也难怪小米的大力宣传做了嫁衣。

之前炒得沸沸扬扬的创新800V平台技术,比亚迪最后的回复也如出一辙,表示这项技术自己2015年就有了。2015年的秦EV300电池额定电压就达到了633.6V,同年的唐DM车型额定电压则为712V,都符合如今大家对“800V”系统的定义。

甚至为了兼容800V系统,比亚迪还发明了升压技术,就是将低电压转化为高电压,让800V车型也能在低电压充电桩上充电。其中第三代的升压技术,更是可以将升压功率提升到150kW,这也是比亚迪的车在普通充电桩也能充得快的“秘密”。

当然比亚迪的技术远不止这些,仰望U8秀了一波四轮驱动解耦的轮边电机,仰望U7则配上了革命性技术云辇-Z。可以用悬浮电机替代传统液压减震器的技术,只是这些技术对于新势力们来说确实有点太过高端了。

(3)特殊商业逻辑,目标星辰大海?

看一下比亚迪的成长史,很多人都会觉得“看不懂”。因为它的卖车逻辑不够商业化,很多时候甚至是逆风向而行之。

很多人觉得比亚迪与丰田是竞争对手,后者是全球第一车企,混动开创者,两者定位都是以家用车为主。但现实情况是丰田的bZ3采用了大量比亚迪技术,包括刀片电池和电机,最近还传出丰田打算引进比亚迪DM-i混动系统,理由是成熟和低成本。实际上不只是丰田,被认为是搅局者的小米,同样采用了比亚迪的电池。

在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起的“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”中,比亚迪以1051.86亿元的品牌价值,夺得汽车和配件领域第一名,其中有不少“功劳”,就是比亚迪在“帮助”竞争对手们。

而且比亚迪的设定非常有意思,那就是所有的价格调整都是基于技术革新,而不是市场行为。就像秦PLUS DM-i卖998已经年销48万了,这个时候还要降到798,怎么看都不是成熟的商业做法。因为这车的利润没有那么高,价格多两万绝对比多卖20万辆车划算。但比亚迪不这么算账,它要的就是“秦定天下”。

包括最近的一些动作,推出元UP,推出秦L、宋L,这些都是同质化比较高的产品,很大程度其实蚕食的是自家主销产品的份额。但比亚迪就是要这么做,理由是新技术得用上,刚好老车价格也能下来了。曾经被很多高利润品牌所不齿的“两代同堂”,比亚迪居然是坚定的实施者。

比亚迪的逻辑是,打败谁不重要,赚多少钱也不重要,一直在这个牌局上完善自己,才是最重要的事。至于其他的,打败谁不打败谁,只是顺道完成的事。

(4)功夫拍案

有人说,比亚迪是最没有侵略性的“老大”。哪怕4月份卖出了超过31万辆新车,已经比巅峰时期的德系、日系品牌更可怕,但比亚迪却完全没有那种不可一世的感觉,甚至一直主张与对手们“和气生财”。

包括超高转速电机、800V系统、超充等等,都是竞争对手宣传烂了,比亚迪才怯生生说一句,这个技术我也有。结果就是,看似没有什么“黑科技”的比亚迪,其实借着市场的东风始终活跃在第一线,甚至是超一线,这个地位不断被巩固。

也许,比亚迪在玩一种很新的“欲擒故纵”?

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,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对于网站原创作品,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,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。(admin@qcwp.com)

功夫汽车

功夫汽车